1日 現任國民黨籍“立委”陳超明、廖國棟;民進黨籍“立委”蘇震清、無黨籍“立委”趙正宇,及民進黨前“立委”陳唐山、“時代力量”主席徐永明,及太平洋流通公司前負責人李恒隆和3名助理共10人卷入SOC0經營權戰及土地開發受賄案,被臺檢方依貪污罪向法院聲請羈押。 臺“監察院長”陳菊正式就任第六屆“監察院長”、“國家人權委員會主任委員”。 2日 臺灣民眾黨召開黨員大會,順利完成島內所謂“政黨法”有關“2年內要召開一次黨員大會”的規定,挺過“滅黨”危機,并確定黨的最高權力機關為黨代表大會。 臺“總統府秘書長”蘇嘉全發表辭職聲明,宣布辭去“總統府秘書長”一職。 3日 蔡英文宣布由“海基會董事長”李大維接任“總統府秘書長”。 4日 臺“外交部”表示,臺“駐關島辦事處”預計8月底、9月初“復館”,“處長”為現任“外交部國會事務辦公室副執行長”陳盈連。 因涉嫌收受臺灣太平洋流通前負責人李恒隆賄賂,臺現任“立委”蘇震清、陳超明、廖國棟及蘇震清辦公室主任余學洋等7人遭臺北地方法院裁準收押禁見,創下島內司法史上一次收押3名現任“立委”的紀錄。 美國政府宣布,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Alex Azar)將率團訪臺,“美國在臺協會”(AIT)表示,“阿札爾是首位訪臺的美國衛生部部長,也是6年來首位訪臺的美國內閣成員,以及1979年臺美斷交以來訪臺層級最高的美國內閣官員”。 5日 臺“教育部”正式發函各大專院校,宣布即日起全面開放應屆畢業生以外的境外老生可赴臺檢疫入學。但隨后又公告“因兩岸考慮”,大陸學生被排除在外。 臺北故宮決定“故宮南院品牌塑造整合行銷勞務采購案”評選結果無效、將終止與三立的契約。同時,將依據“采購評選委員會審議規則”第14條規定,解聘自2017年擔任“文化總會副秘書長”李厚慶的評委資格。 臺“時代力量”前“立委”、黨主席徐永明涉入SOCO經營權受賄案宣布退黨,同時“時代力量”臺北市議員林穎孟、黃郁芬也以“建言遭忽略,黨內放話文化陋習”為由退黨,“時代力量”爆發了第二波退黨潮。 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即日起民眾出入醫療照顧機構、大眾運輸、賣場市集、展演競賽場所、教育學習場所宗教場所、娛樂場所、大型活動等八大場所,務必配戴口罩。 6日 臺“行政院長”蘇貞昌表示,尊重“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意見,維持現有的嚴格防疫標準,不對入境人員進行普遍篩查。 7日 臺灣地區正、副領導人蔡英文、賴清德共同出席“‘總統府’暨‘國家安全’會議員工家庭日”活動。蔡英文在致辭時表示,0至6歲當局一起養的政策一定貫徹到底。 8日 臺北地方法院針對“立委”蘇震清等4人的抗告全數駁回,并裁定“不得再提抗告”4人至少要羈押兩個月。 9日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部長阿札爾(Alex azar)率團抵達臺北,出席10日臺灣與美國衛生部舉行的“ATT- TECRO衛生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 10日 臺灣新黨及臺“退伍軍人協會”召開記者會,反對不承認“中華民國”,且多次表示“自己是日本人”的李登輝埋葬五指山“國軍”公墓。 11日 蔡英文出席“臺灣資安大會開幕典禮”時強調,正積極推動幾項重點目標,包括加速成立數位發展部門、強化核心戰略產業資安防護、當局關鍵基礎設施、落實資安防護應用、繼續提升臺灣整體數位實力等。 12日 在美國重要保守派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和重要自由派智庫美國進步中心(Center for American Progress,CAP)官網播出的蔡英文應邀“演說”的視頻中,蔡就“臺灣所面臨之外交、安全及經濟挑戰”進行了“專題演講”,并稱“將在第二任期內繼續與美國合作”。 13日 解放軍東部戰區發言人表示,近日東部戰區“多軍種多方向成體系出動兵力”,在臺灣海峽及南北兩端連續組織實戰化演習,進一步檢驗提升多軍種聯合作戰能力,是針對當前臺海安全局勢和維護國家主權需要采取的必要行動。 14日 臺“旺旺中時”最新民調顯示,在兩岸關系陷入僵局階段,臺灣主流民意仍是期待兩岸加強交流與對話,有58.1%的民眾認為應“加強交流”;不同年齡層的受訪民眾也都普遍期待加強交流。 美國國防部公布對臺“軍售”合約,美國武器制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將向臺灣出售66架F-16V戰斗機。這是自1992年時任美國總統老布什(George H.W.Bush)批準向臺灣出售150架F-16A/B戰機以來,再次向臺灣出售同類戰機。 臺“主計總處”公布去年每人可支配所得中位數,“財政部”也相應調整今年每人基本生活所需費用,估算將從17.5萬元新臺幣(下同),調高為18.2萬元,比去年增加7千元,調幅為“納保法”上路以來最大,并適用明年的報稅。 15日 第八屆“海峽青年節”在福州舉行,本次青年節以“中國夢·中華情”為主旋律,以“幸福·家園·夢想”為主題,以此講述臺灣青年如何在大陸發展創業的故事。 高雄市長補選投票結果出爐,臺“中選會”開票結果顯示,民進黨候選人陳其邁獲得67.18萬票,得票率為70.03%;國民黨候選人李眉蓁獲得24.84萬票,得票率為25.9%。 16日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偕同副領導人賴清德出席“‘中央研究院’陳定信院士追思會”,蔡頒“褒揚令”表彰“陳定信對臺灣公衛醫療的卓越貢獻”。 17日 國民黨主席江啟臣召集黨內一級主管開會,檢討高雄市長補選敗選及國民黨未來走向。 臺當局宣布成立所謂的“臺灣駐索馬里蘭代表處”,雙方簽署“臺索技術合作協定”。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聲稱,“未來將推動在農業、漁業、能源、礦業、醫療衛生、教育及資訊等領域的技術合作”。 臺“陸委會”宣布,“將對赴臺定居的陸港澳人士加強審查,以防范大陸人士以單程證方式轉換為港澳居民身份后再申請赴臺定居”。 臺“立法院”成立“捷克國會友好聯誼會”,國民黨“立委”萬美玲出任“會長”。 18日 臺“國發會”發布島內“人口預測報告(2020年至2070年)”,該報告指出,臺灣從今年開始進入“人口負成長時代”。 臺“勞動部”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決定,明年起月薪基本工資從2萬3800元新臺幣(下同,微調至2萬4千元;時薪從158元小漲到160元,共約208萬名勞工受惠。 19日 臺“內政部”證實,曾在NBA書寫下“林來瘋”傳奇的球星林書豪申請加入“中華民國國籍”,并已于7月30日取得護照與“入境”許可證件。 20日 蔡英文在接見“國際青年商會‘中華民國總會’第68屆重要干部”時表示,為了挺勞工、挺企業,推出史上最大規模1兆500億元(新臺幣,下同)的“紓困振興方案”,后續也要推動“紓困3.0”,逐步落實2100億元的“特別預算”及6兆元的擴大投資。 針對“海基會董事長”等相關人事,臺“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表示,原“海基會董事長”懸缺職務,蔡英文已委請現任“副董事長”許勝雄代理,并同時請現任“總統府辦公室主任”詹志宏出任“副董事長兼秘書長”。 21日 陳其邁領取“高雄市長當選證書”并宣布高雄市新的人事名單,3名副市長分別為前臺北市副市長林欽榮、前高雄市副市長史哲和臺“經濟部”技術處長羅達生。 23日 針對蔡英文前往金門參加“八二三戰役62周年追思祭悼活動”時的出席人員包含“美國在臺協會(AT)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杰一事,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強調,臺灣問題決不允許外部勢力插手干涉。 24日 臺灣《聯合報》報道,臺“行政院”共核準臺“國防部”預算3668億元,比今年法定預算增加156億元,增加比例達4.44%,另外增加F-16C/D戰斗機采購預算290億元、基金預算576億元,整體預算達4534億元,占GDP的2.36%。 臺“經濟部”投審會宣布,“淘寶臺灣”屬陸資,但未依規定申請許可,違反“兩岸條例”,處41萬元新臺幣罰款,并限期6個月內撤回投資或改正。 25日 臺“外交部”稱,將在法國南部的普羅旺斯-艾克斯市設立“駐普羅旺斯臺北辦事處”。 臺“外交部”宣布,捷克參議院議長維特齊將于8月30日至9月4日赴臺訪問,并在訪問期間會見蔡英文、游錫堃、蘇貞昌、吳釗燮、陳時中等。 26日 “美國在臺協會”(AIT)與臺“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發布“臺美5G共同宣言”,包括“提升全球對5G網絡風險認知,共同發展合適的5G標準、準則與最佳實務作為”等。 臺“內政部”預告修正“戶政規費收費標準修正草案”,以推動換發“數字身份證”。 國民黨智庫“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首度舉辦臺美“在線論壇”,邀請美國及臺灣地區的專家學者分別在華盛頓州、加利福尼亞州、亞歷桑那州、臺北等地視頻連線,以“華盛頓—北京競爭下臺北的機會與挑戰”為主題展開政治及經濟兩場對談。 27日 彰化縣抗體血清報告公布,調查4千多名與確診者接觸的高危險群,發現陽性率萬分之八點三,有4人抗體陽性,感染率極低。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表示,調查顯示小區安全。 蔡英文宣布,美豬牛明年元旦將開放擴大“進口”,依據科學證據、國際標準,訂定“進口”豬肉萊克多巴胺安全容許值,并開放30月齡以上的美國牛肉“進口”。 28日 蔡英文前往臺中出席“F-16維修中心成立典禮”時表示,捍衛“中華民國臺灣主權”,維持區域和平穩定,要有堅實的“國防”。隨著更多廠商的參與、加入,臺灣的“國防”自主能力一定能夠更加升級,“提升臺灣在國際航太供應鏈的地位”。 30日 臺灣地區副領導人賴清德在出席“屏東縣獅子鄉做工行善團完工儀式”時表示,這個完工個案是屏東縣政府與臺南市政府成功合作的第一個案例,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合作,造福更多弱勢民眾。 31日 蔡英文前往桃園出席“宗教團體表揚大會”及參拜“景福宮”時表示,臺灣的宗教團體不僅多元,也是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以及民主自由的展現,更是當局推動社/會福利政策、照顧弱勢時重要的伙伴。 【摘自《臺灣周刊》2020年第35期】
責任編輯:左秋子 |